找到相关内容8946篇,用时8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什么是菩萨行?

    菩萨行总的来说是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是以救度众生为己任的。修学菩萨行的人不仅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,还要观察、认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的,要认识到整个世间,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历史,是种不断发生发展、无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0377771.html
  • 佛教反对自杀吗?

    是的。自杀是极端厌世的行为,自己现生中所遭到的种种不如意或难以解围之际,四面楚歌,错认自杀之后,就可以得到解脱,于是,唯死是路。 佛教徒反对自杀的,自杀有无量罪,一个人曾经自杀过,在他的八识田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0877775.html
  • 佛教相信忏悔吗?

    佛教确切地相信忏悔的功能。佛教相信,除了重大的如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大妄语(妄称自己是圣人)等的已遂罪,必须随业受报之外,其他的未遂罪,以及过失犯戒与威仪犯戒等罪业,均可依照佛所规定的方法忏悔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1277779.html
  • 现代人如何修行?

    人间烟火,又能修菩萨道呢? 我自己的体验是静心是修行的根本;收视返听,返身观照自我才能自悟悟他;依戒止心,依戒止贪嗔痴疑慢,即是防微杜渐,平时恶莫过于酒色财气之念;天天习定练功,定中念佛念咒,戒定慧三者一体,缺一不可,戒是前提,定是手段,慧是目的。   一、静心 《六祖坛经》有言“心平何劳持戒,行直何用修禅。”我深感如斯。人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,心真是如古诗所言&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2277785.html
  • 数息静坐如何修?

    先以禅定之姿坐著,用自然呼吸的方式,也就是不控制呼吸,然后数出息,而入息不数,第二次的出息数 1,第二次的出息数 2,……第十次的出息数 10, 第十一次的出息数 1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3177794.html
  • 放生的十大功德

    必有绝大效果。 (二)集诸吉祥。吾人一发慈悲之心,则喜气集于其身,此感应必然之理。 (三)长寿健康。佛经云戒杀放生之人,得二种福报。一者长寿。二者多福多寿无病。 (四)多子宜男。放生者善体天地...癖,恋爱之魔,缠绕众人。如众生报恩,则诸恶消灭,四季安宁。 (十)动物由下级进于高阶之状态,与人类由野蛮进于文明之阶级相符合。据生物学家之言曰凡生物皆应于外界之状态而生变化。如人人戒杀放生,则生生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3177795.html
  • 谈恋爱是否算邪淫?

    未订婚者,专对一人,以礼貌求偶,而不及乱,世法所许,自不曰邪淫。反以上所举四端,即是邪淫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3477798.html
  • 怎样才能解行并重?

    真正明白道理之后,自然就知道如何实践了。很多时候,我们所谓的明白,只是知道一些书面道理,并未将这些义理转化为自身的认识。事实上,解的过程也是行的过程。比如对苦、空、无常的闻思,如果这种观察和思维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94377916.html
  • 为什么能带业往生?

    经云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,为什么又能带业往生呢?“带业往生”与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”并不矛盾。往生净土须具备善根福德因缘,在这一前提下,允许带着尚未除尽的业力前往西方极乐世界。另外,“业”和“善根、福德”并不完全对立。福德也是业,是善业。我们所积集的往生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01277934.html
  • 何谓法华三昧?

    此依《法华经》所修之三昧也。经云欲得法华三昧者,应当修习此法华经。读诵大乘,念大乘事,令此空慧,与心相应,成办诸事,无不具足。智者大师著《法华三昧》一卷。出其方法有十一严净道场、二净身、三净业、四供养诸佛、五礼佛、六六根忏悔、七绕旋、八诵经、九坐禅、十证相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03477952.html